党的建设

让创新成为突破“瓶颈”的利器——莱钢银山型钢板带厂李子高创新工作室为产线极致提产赋能

时间:2023-02-03 来源:宣传部

“2022年,累计入库钢材171.16万吨,最高月产突破16万吨,咱们这一年没白忙活。”近日,在莱钢银山型钢板带厂李子高创新工作室,该厂轧钢车间主任侯刚正向工作室成员通报2022年成绩单。

面对“极限提产、极致增效”的新命题,该厂李子高创新工作室通过活用创新创效四大平台,务实开展轧制程序和工艺优化,打造“极致提产、极稳运行”新模式,有力激发产线动能,让板带厂厚板产线具备了冲刺行业一流的“硬实力”。

模拟研究、现场验证,打破“时序”限制

轧线模型研究实验平台是该工作室以轧线模型研究和现场跟踪为导向,通过建立模拟教研常态化机制,实现模拟轧钢操作和教学于一体、推动产线轧制程序和策略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

“我们借助信息化端口连接生产现场实景画面,监控现场轧制跟踪及控制逻辑程序,探索更好地提产、提质、提效策略。”李子高介绍。

2022年,该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轧线时序修改优化,先后完成精轧无间隙咬钢功能、高效接钢时序、FE3智能分组运行、中间坯无缝衔接功能等12项程序逻辑修改,全年累计6次打破月产纪录,9次打破日产纪录,有效释放轧线产能。

智慧赋能、统筹资源,实现“最优”生产

“智能生产指挥平台是厚板生产组织的神经中枢和智慧大脑,发挥智慧调度增效功能,综合统筹订单交付、性能稳定、板形合格率提升、生产过程控制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实现最优生产组织。”团队成员秦港正与工作室成员分享经验。

该创新工作室通过智能生产指挥平台设置轧线在线模拟演示,以实景在线模式与各操作台实时互通对话,掌握瞬息万变的轧制进程,实现对现场操作、ibar曲线等画面的实时监控和历史记录调阅,让轧制过程“可见、可控、可预测”。

强化现场生产信息管控,统筹平衡生产效率、热送热装率、成材率、余材率、交货期等指标,加强数据信息反馈和研判,有效优化订单、规格及轧制节奏,实现了生产长期稳定顺行。

精细管理、高效保障,打造“极稳”运行

高效稳定的设备是极限提产的基础和保障。该创新工作室以设备极致管理、高效运行为目标,依托团队优势,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动能运维保障平台,将单一设备点检拓展至液压动能、流体跟踪、机械动能、电气逻辑、自动化连锁等6个创新小组开展工作,实现“设备运维点”带动“生产运行面”,确保设备长周期稳定。

“我们打破原有设备管理思路,创新开展‘网格化液压设备运行管理法’,按区域网格梳理制定设备维护和降低液压油消耗措施,全力打造‘高效低耗’设备维护新模式。”工作室成员颜磊介绍。

以颜磊为代表的工作室创新小组,大力实施精轧机弯辊管路改造、延长高压滤芯更换周期、优化关键设备润滑模式等10余项创新改造项目,使产线OEE指标长期保持在80%以上,为生产顺行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工艺、精准管控,塑造“过硬”产品

“产能极致提升,更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过硬。”该创新工作室以生产高质量产品为目标,从产品板形、性能研究,轧制稳定性分析、设备保护机理为出发点,搭建工艺优化平台,着力打造厚板产品“金”字招牌。

该创新工作室联合产线各相关专业,在轧钢工序,针对制约厚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工艺顺行、工序成本改善的关键瓶颈和难题,持续开展高不平度、高表面质量等技术质量攻关,提高高效产品一次合格率。

在精整工序实行在线检查、专职巡查、倒查根源等措施,严把在线生产、产品入库、在库产品和产品出库四道“关口”,有力杜绝了违规流程和缺陷产品出现,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2022年,厚板线产品合格率达到99.89% ,超计划0.09个百分点。

“2023年,我将与创新工作室成员一道,按照‘八个极’要求,围绕厚板提产增效,以干在实处、攻坚决胜的务实作风,大力开展创新攻关,向着‘争上游,走在前’目标阔步前进。”李子高介绍。(苗 睿  颜 磊)


Copyright © 2010 福彩双色球怎么玩 - 福彩双色球走势图表图鲁ICP备10035343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09号